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EN

体育老师,已找到他们的赛道

2024-03-20

6319



看,春天中一抹鲜亮的生命力,

是运动场上同学们雀跃的身影。

春天中一个个具有感染力的笑容,

是他们沉醉于运动而收获的欣喜。



体育教育

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当我们专注于此,着力为其添砖加瓦,

那其中的努力远超于做好课堂本身。

而体育组团队也在此过程中不断修炼,

找到了专属于“体育育人”的独特赛道。






科学+趣味 教学


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马汝平曾说:“身体的发展是有节奏性的,并且有敏感期,抓住敏感期就会事半功倍”


对此,体育组的老师们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在我们的体育学科团队中,不乏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教师。他们开展了以《对体育科学的再认识》为题的项目研究,以体育科学学科整体的交叉性、结构的大跨度、以及学科群作为背景依托,以国家政策、课堂中实际出现的教学问题、学生视角等方面为导向,研究出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孩子发展特点的授课形式,例如:《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以小学体育“3+2”课程为例》、《十二年一贯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与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此类成果不仅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更被视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论收录在核心期刊中。


同时,他们也考虑到体育科学的创新性问题,在教学中不断寻求方法的突破。例如,他们会提前做好学期规划,在课堂中实施递进式教学,关注学生技能养成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逐步掌握技能的乐趣;而为体育学科开展走班制教学、开设多元课后服务的选修课,则是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化爱好;实时对学生关于体育课堂的需求进行监控,也在研究中为体育课堂完成了提质增效。







身兼数职的他们


一节好的体育课,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呈现出最自然的样态,而好的体育老师,则可以灵活辗转于不同身份中。在课堂上给予专业指导,在生活中予以学生陪伴,为他们的需要献计献策、伸以援手。


在学校,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教育故事。


陈老师是一位初中体育老师,在他的班级中,有许多小胖墩儿,而这些学生锻炼身体的热情并不高。在私下的交流中,陈老师得知,积极性缺乏的主要来源是体重基数大,因而觉得测试成绩不会好。综合这点原因,陈老师改变了教学策略,化身为一名“健身教练”。他对学生说:“你们现在的努力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你们自己身材变得更好、变得更加自信,且逐渐养成爱锻炼的生活习惯。至于最后的体育成绩,如果你在初一学期末体重减重10-15斤,我体育给你90分;如果减重16-25斤,我体育直接给你满分。”在这一举措的激励下,小胖墩儿们纷纷表示愿意为此做出尝试,在课余时间,他们会在“健身教练”的陪伴下专门进行跳绳锻炼,而健身队伍也日益壮大了起来。


除了“健身教练”外,陈老师还担任一位同学的“营养监督师”。为了帮助他减重,哪怕是周末回到家,陈老师也会通过微信的方式帮助他改善饮食习惯,定时关注他的饮食结构。一年下来,这位同学成功减重53斤,也更加热衷于运动。


“运动搭子”、“裁判员”、“动作指导”、“心理学家”......体育老师们转变于多个身份中,也真正向我们诠释了“快乐体育、终身教育”的概念。







与学生做心贴心的朋友


在开学的一场教育分享会上,体育组张老师提及了平日中与学生的相处之道,广受全校老师的好评与称赞。



运动可以成为人的终身爱好,好的体育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专业素养让他们具备成为一名好老师的资质,而能与孩子们进行多维度、心灵上的沟通,能成为朋友、彼此获得信任,却是道阻且长的。


因此我们的老师更加用心。他们在课堂上适度采用游戏的方式,陪伴孩子们用乐趣探索体育学科的魅力,发现天分。同时会适度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出他们的胜负欲与团队精神,在胜负揭晓后,也会通过朋友的方式,让他们享受被运动赋予的成就感、荣誉感与自信心。这些所谓朋友间的“小套路”不仅让孩子们沉浸于体育锻炼之中,也帮助他们在体育道路上走的更远。





专业保驾护航+全情投入+心灵守护

是他们的独家秘诀。


而他们也在“体育育人”这条赛道上

做得越来越稳健、越来越优秀......

感谢每一位体育老师的付出!




素材来源 | 王月 陈海洋 张涛
图片来源 | 朱吟之
文案编辑 | 刘晓濛
美术设计 | 顾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