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区恩济庄46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124903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公众号
现代艺术起源—印象派 刘宇
发布时间:2016-12-191.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现代艺术的起源——印象派 | ||
学科 | 油画 | 年级 | 初中一年级 |
2.教学背景分析 |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遵循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和丰富情感体验的原则进行教授。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作品。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三、学情分析: 通常情况下,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大都思维活跃,对颜色和构成都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由于鉴赏能力有限同时也缺乏专业训练基础,所以需要更多积累视觉经验从而丰富自身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 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情况,课程中设置不同悬念和惊喜不断刺激大家的想象力。 初中学生比较活泼,对于老师提出的疑问反馈积极并充分展示自己。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直观、生动形象、欢快的视觉感官刺激反应强烈,喜爱参与动手、动脑等身体和思维实践活动,对影像、故事等学习资源感兴趣。因此,在本课学习中,教师将使视频及图像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细节的发掘和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印象派的性质,画法和艺术风格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 印象派艺术家风格及其作品的创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1. 对于艺术创作中“真实”概念的理解。 2. 印象派色彩变换规律。 |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附教学作品图)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3分钟) 清点学生人数,安排课堂秩序,教学中注意学生异动。 二、引入新课:(5分钟)(使用课件)(借助课件,通过作品对比,引入新课。)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印象主义是19世纪中叶继现实主义运动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运动。一批青年画家探索色彩,描绘瞬间印象,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念和绘画表现手法,并引发出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艺术流派,由此影响到整个艺术观念的转变,最终导致了现代艺术的产生。 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它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得名于1874年此派画家的第一次联展。19世纪最后30年里,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到整个欧美画坛。印象派的主要画家有马奈,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莫奈家乡阿弗尔海港的日出景象。清晨,海面上雾气弥漫,波光粼粼,一片迷茫的淡蓝色水汽中,太阳正破雾冉冉升起,给这清凉的蓝色世界染上了一层薄薄的淡红。雾霭中远处的港口依稀可见,一只小船正划向港口…….这一切都在清晨的雾气和天光水色中若隐若现,既有初升太阳的微温,又有清晨雾气的凉意,这种清新的感觉通过画家对光和色彩的把握征服了观众,让人难以忘怀。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四、课堂总结(2分钟) 印象派在艺术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并为接下来讲授现代艺术做好铺垫。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1. 根据欣赏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现场创作一幅作品。主题要求为让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风景、人物或者事件。 2. 课堂上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结合所学专业理论、技法等,通过不同角度分析同一件艺术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