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海淀区恩济庄46号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124903


  img93.jpg

 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公众号

开启通关模式,挑战能力巅峰——《利用浮力测定密度》一节复习课的设计 王辉

发布时间:2016-04-07 17:03:03

初中物理的课程中,《浮力》部分内容即是重点,也是难点。浮力的应用(尤其是《利用浮力测定密度》部分)部分更是物体受力分析、浮力的理解、计算、物体的沉浮条件及杠杆平衡等相关知识、规律的大综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课堂上若能步步为营,顺利突破,已数难得。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不仅做到了上述标准,还做到了学生喜欢,有全情投入的激情,有攀登顶峰的快乐!

这样效果的出现,源于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为这部分的内容设计了两堂课的内容;其次,在每堂课上,首先带着同学们完成了充足的知识储备,有明确的能力冲刺目标,并准备为每名同学准备了盖好大印的“通关文牒”。同学们显然感受到了老师的用心,他们在课堂上学得快乐,很用心,很高效。

下面以第一堂课为例,我展示一下我的教学流程:

首先,我带领同学们做了三分钟的通关准备,明确掌握了三项内容:一,清楚浮力的4种计算方法;二,明确漂浮状态下物体的受力分析,知道;三,理解了竖直容器中的道理。

接下来,我用7分钟和同学们讨论两个核心解题模型:“两、三提法测物体、未知液体密度”和“一浮一沉法测物体密度”的问题。我和学生用典型例题的共同探究,明晰了解题路径以及最佳解题方案。

道理清楚了,规律理解了,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15分钟的通关竞赛,以及5-10分钟的场外通关相助。在此其间,同学们可以进行讨论,在5班,我选择了规律掌握熟练、解决问题能力很强、已经完成通关的6位“通关大神”为场外支援君,帮助遇到困难的小组完成通关。完成通关的每位同学将获得我本节的通关卡,而6位场外支援君也会额外获得课堂奖励积分。这样每位同学都热情而又专注地参与到课堂之中。

此过程中,能力更强的同学更是得到了充分锻炼,能力较弱的同学也可以得到单独指导的机会,每个人在课堂上都有成功的体验,能力都得到提高。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出发,精心设计了课堂结构、流程。因为开启了通关模式,使学生有了挑战能力巅峰的体验。

                   撰稿:王辉        编辑:王哲